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言情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 第897章 剑指寿春

第897章 剑指寿春(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此战经初步统计,共俘获敌船百余艘,斩杀敌军四千余人,俘虏六千有余,我军伤亡不足千人。”

苏曜满意地点点头:“很好,通令全军尽快渡河,休整半日后即刻出发,随我直取寿春!”

“诺!”

众将齐声应命,当即指挥岸上人马打扫战场。

虽然他们已大获全胜,但大军渡河需要合适的场地,尤其是补给和装备装卸,并不是说这边打完仗那边马上就能空间折跃下来的。

于是乎,眼下他们这些先锋军的首要任务就是在这一片废墟的水寨旁边,重新收拾出一块适合迅速清理出一块足够大军渡河与物资装卸的场地。

在将领们的指挥下,士兵们纷纷行动起来,有的负责拖拽烧毁的战船残骸,将其拖到岸边堆积起来,为后续的清理工作腾出空间,有的则在河滩上平整土地,用锄头、铲子等工具将坑洼之处填平,确保车辆和辎重能够顺利通行。

与此同时,军医们也在忙碌地救治受伤的将士。

这也是苏曜大军与其他诸侯军队非常不同的一点,那即是苏曜的大军同时配备了同时代更多也更专业的军医。

如袁绍和袁术大军,虽然不能说没有医官,但大多只是略通医术,且人数极为有限,几千人里都凑不出一个医官出来。

这除了医生本身技术职业的特点外,也因为医生在大汉较为低微的地位。

但凡能够识文断字者,少有人愿意去从事医生的职业。

以至于在大汉时,医生的地位还不如方士,在士农工商的阶级里直接被划到了“工”这一级,其人员存在多依赖世袭传承与少量师徒传授,医学发展极为缓慢。

这也是大贤良师张角仅靠加了些草药的符水就能裹挟大量流民造反的社会基础。

在大汉朝,别说普通人得了病,都是靠免疫硬挺,就连世家大族和高官显贵,求医问药也常陷入困境。

东汉末年,就是这样一个战争与疾病频繁爆发的时代。

对此,苏曜也是很清楚的,疫病,往往比直接的战争杀人更加显著。

想要天下太平,除了以武力镇压外,他还必须解决民间频繁爆发的瘟疫问题。

故而,在他大权在握后,发展医学事业,就是他仅次于战争与经济的头等大事。

苏曜除了在科举中加入医学科目,选拔名医,提升医生待遇和地位外,更是在洛阳城中开大医馆与医学院。

不但每日有太医坐堂,为百姓诊病,还广收门徒传授医学知识。

得益于近年来瘟疫不断造成的各种死难问题,已有不少读书人如张仲景那般萌生了从医的志向,一见大将军如此重视医学,立即认识到这是一个有别于读圣贤书外的有力晋升门路。

于是乎,没多时的功夫,京师医学院便已座无虚席。

对于这个可喜的现状,苏曜特意调来了张仲景,命其与太医院一同编纂了一册简单易懂的“赤脚郎中”医术。

上面不深究其原理,只对流行疫情与常见的头疼脑热和外科跌打与刀剑创伤等给出了清晰且易于操作的治疗方法,快速培养了一批可以实际使用的医学人才,然后就直接投入到了参战的大军队伍中,让他们在实战中成长。

眼下,这些军医们便在第一时间指挥士兵搭建起临时的营帐,用担架搬来一个个伤员,开始进行紧急的救治。

甚至苏曜本人,也在等待大军登陆的空闲时加入其中,发挥自己的医术技能救死扶伤。

“哎呦,大将军您怎么来了”

“咱们这可不是您这样的贵人待的地方啊!”

军医们见苏曜亲临,纷纷惶恐地行礼。

“都别停,就当我不在。”

苏曜摆了摆手说:

“人命关天,而老兵更是一支军队最宝贵的财富,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治好他们。”

说完,苏曜就近找了一个躺在一边不时抽搐,军医暂时顾不上的人,直接开始诊查治疗。

得益于苏曜与众医生的努力,大量在往日战斗后可能会因感染死亡的战士们存活了下来,成为未来的助力,全军士气也大为振奋。

而与之相比,寿春城此时刚刚得了前线的消息,瞬间陷入了一片愁云惨雾之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