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原来是这样(7)(1 / 1)
不过杜大用的关注点根本不在这里,而是这笔钱为何是这么整齐的数字,为什么刚好是四十万?好像到了四十万是袁野清和吴桓征之间的约定一样,杜大用可是十分清楚,这些钱可都是零整不一的,而且时间段跨度很长,六年多的时间。
杜大用再次把六年零八个月的账目清算了一遍,又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这整整八十个月的时间,每十个月就会形成一笔整数,刚刚好是五万,接着就是十万,以此类推,直到四十万整。
左赟看着杜大用列举出来的年份月数,接着是一笔笔整数出现在了后面,左赟这会儿直接就傻了,因为他根本没有想到还有这种规律性。
“杜队,这看起来是每十个月就是五万,一丝一毫不差的,杜队,你是怎么发现这个问题的?”
“一种直觉,我觉得这个袁野清似乎和这个吴桓征之间有什么约定一样,尤其在和杨杰谈过以后,我这种感觉更加的强烈,所以当我知道这个总数以后,我就觉得有些奇怪,捐款肯定在每次会有多有少,有零有整,但是捐了六年多的时间,突然就是一个整数,这就比中大奖还难了,除非是有意的,是有约定的,那么最后的结果才能是这么整齐的一个数字。”
“接着就是更有意思的事情,咱们看看这个袁野清什么时候离开福利院的?03年六月底七月头,而吴桓征死于什么时间?04年三四月份,这里面是不是觉得很有意思?是不是刚好又是十个月左右的时间?”
“那么咱们再往回倒腾倒腾,袁野清是在96年十月底在福利院进行登记的,也就是那会儿正好是有袁野清名字存在的时间。那么之前呢?袁野清会经常来福利院做义工或者是志愿者,而且还是夹在学校里面什么活动中,那么咱们再调查一下,在96年十月底之前,有哪些学校来过这家福利院,为什么会来?是不是有人主导过这些活动。”
“咱们再去琢磨一下,咱们想一下,袁野清父母分别在她十四岁和十九岁去世,从袁野清十九岁开始,就等于袁野清已经独立开始生活,袁野清73年出生,19岁开始成为一个人独立生活,这是92的时候,咱们再去看袁野清原来的家在哪里?马鞍市象山区这边,这里再次划个重点,袁野清母亲死了以后,袁野清就处理了家里的房屋,记住,这可是92年,房改都没有正式开始,一个高中毕业的孩子,就一直待在家里,直到她母亲去世,立刻卖了房子,然后就无影无踪了。”
左赟听着感觉自己的汗毛都竖了起来,仿佛在听杜大用讲什么鬼故事一样。
“咱们接着再往下看,92年以后,袁野清无影无踪,但是到了96年就出现了,这期间袁野清干什么去了?没人知道。而且她和她父母居住的地方也是挺有意思,住的那一片刚好卡在通往象山这条路的中间,这里居住人口不密集,袁野清家中只有四间大平房,根据当地派出所了解,这四间大平房,袁野清是四千块出手的,走的时候,只带走了父母两个人遗像和她自己的衣物以及证件,家中其他的物品一概算在了房价里面。”
“是不是觉得这一切都显得井井有条,似乎早有准备一样?”
左赟听着连忙点头。
“假设在92年甚至更早的时候,吴桓征和袁野清就认识了呢?咱们可别忘记了,袁野清可只是高中毕业,并没有上大学,而且从那时候起,当地民警就找她同学了解过,袁野清已经就是性格比较清淡,不太愿意和人交朋友,就连初中毕业,高中毕业,那种写祝福语的笔记本,袁野清都没有准备,全班唯独只有她一个没有,也没有在任何人笔记本上写上任何东西。”
“我们再看她的材料,73年出生,正常六岁上学,马鞍市从八十年代开始一直都是六年制小学,那就是八五年小学毕业,那么她就是在91年六月毕业的,后期她并没有参加七月的高考,至于她母亲什么病死亡,目前还没有调查,因为前期的工作重点不在这个袁野清身上。”
“如果我们认为袁野清在高中毕业以后就认识了吴桓征,会不会有这种可能?那咱们再去捋一下吴桓征什么时候开始在江面上吃饭的?八十年代末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