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谁是大唐最合适的继承人?(2 / 2)
总之,李世民就是不愿意相信李承乾会谋反。
若是谋反,那必定是有隐情。
而李祐呢,哥哥才谋反完,他就急不可耐的效仿。
分明就是早已包藏祸心!
李祐,就是逆子啊!
他这么处置李承乾和李祐,那必定是有道理的。
可不是那什么劳什子偏心。
......
【至于李泰就更不用说了,李世民对他的宠爱,翻遍史书,亘古未见。】
【而李治虽然不及两位兄长受宠,却也远胜于其他庶出的皇子。】
【长孙皇后去世之后,年仅八岁的李治便被李世民接到寝宫中亲自抚养。】
【这般殊遇,在唐朝是极为罕见的。】
......
洪武年间。
朱元璋知道,古往今来大多数皇子,都要跟皇帝父亲保持距离。
这是一个很关乎人性的帝王心术,皇子首先是臣,其次才是子。
皇子对皇帝的敬畏,源自于未知和不确定的恐惧。
皇子若是太过接近皇帝,了解的越多,可能就越会觉得皇帝跟普通人并没有什么区别。
皇帝也会疲惫,也会犯错。
而皇帝每天将自已的软肋展示给皇子,即使皇帝权力再大,皇子也只会觉得皇帝不过是个有钱有权的普通人而已。
可朱元璋不一样,他偏偏要反其道而行之。
他就是要亲自抚养标儿。
在标儿面前,他不是什么天子,就只是标儿的爹!
......
【皇帝很少有亲自抚养儿子的,一般都是交由后宫嫔妃教养。】
【待皇子长大之后,必须离宫就藩。】
【但是李治,却被李世民长期留在了宫中。】
【直到李治被立为太子,仍然常伴李世民左右。】
【纵使大臣马周等人多次劝谏,最终李世民也只是勉强同意其半月回东宫一次。】
【可见李世民对李治宠爱的分量,也是很重的。】
【所以李世民选太子,只有这三个人选。】
......
此时,李恪的生母杨妃,忍不住骂骂咧咧:
“好你个李二!”
“只有长孙皇后生的儿子才是你的亲儿子,别人生的都不是是吧?!”
作为隋炀帝杨广之女,她比谁都清楚自已的处境。
隋亡后,她入唐宫。
这不过是他李世民笼络前朝旧臣与贵族的一步棋罢了。
虽然她不是皇后,却因这前朝公主的身份,倒也得了三分体面。
李世民曾说她的恪儿“英果类我”,她还一度还窃喜。
毕竟李恪,善骑射,有文武才。
说不定恪儿能被立做太子,将来也有荣登大宝的机会。
如今想来,当真是痴心妄想!
想到这里,她忍不住呸了一口。
她现在可算是明白了。
除非长孙皇后生的这三个孩子都死了,像恪儿这样的庶出皇子才有机会。
杨妃忍不住叹了口气。
不对。
恪儿永远都不会有机会!
毕竟他是前朝公主之后,这样的身份,就注定了他和皇位无缘。
而更令杨妃有些忧心的是。
恪儿越是出众,长孙一族就越是容不下他。
这该如何是好?
......
【这三个儿子里面,如果是李承乾当皇帝,那对大唐来说,很可能是个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