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假如古代有Deepseek,诗人会集体失业吗?(2 / 2)
半秒,他们读都读不完一首诗!
这所谓的Deeseek,是不用思考就可以作诗吗?
写诗,并不是简简单单的说说而已。
他们写一首诗,都要构思好久。
从积累素材,到确定主题,到构思立意。
再到炼字炼句,再到修辞手法。
还有平仄协调、满足押韵。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注意的要点。
意境营造、虚实结合等等等等。
总之,写诗就不是个简单的事情!
各朝古人还是不相信这番说辞。
片刻之后,他们就想明白了。
嗯,一定是写得文不对题,毫无韵脚可言的那种诗词。
一定是Deeseek张口就来!
......
接着是王勃出场。
“我王勃蹭顿饭,即兴一篇千古骈文!”
又是一声电子音传来:
“我键盘敲一秒,百篇骈文批量生成!”
于是,王勃被迫下场。
......
王勃突然在天幕中看到自已的名字,瞬间感觉有些尴尬。
自已蹭顿饭,没理解阎都督为了女婿扬名的苦心,反而无意中让自已出了名。
他对这个所谓的Deeseek一秒能做百篇骈文,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后世科技发达,也没什么不可能的。
而后世的一切,也与他目前没有任何关系。
毕竟他已经知道了自已马上不久就会不久于人世,那他便积极的改变自已的命运。
学习游泳健身!
......
而各朝古人却不如正主王勃这般洒脱,还是一副不可置信的表情。
刚刚还是半秒成诗,现在就变成一秒百篇骈文?!
骈文,比诗词还要难写好吧!
Deeseek牛皮可吹的太大了!
......
接着出场的是李白。
只见他一脸暴躁,在纸上飞速写字。
“我李太白斗酒诗百篇!”
Deeseek伸出一根手指,笑着说道:
“我写这个数,只需一天!”
李白满脸不可置信之色。
“夺少?你说夺少?”
“一百首?”
Deeseek的手指摇了摇。
辛弃疾眼睛不由自主的瞪大,有些汗流浃背。
于是,他问道:
“难道是一千首?”
Deeseek的手指依旧摇了摇。
陆游抱着脑袋,感觉自已脑袋空空。
毕竟自已已经算是高产,一生创作的诗歌总量接近万首。
他艰难发声:
“一万首!”
Deeseek终于揭开了谜底:
“一个乾隆!”
......
各朝古人顿时感觉忍俊不禁。
怎么乾隆皇帝,在后人眼中还成计量单位了?!
不过,片刻之后,他们还是对这个可怕的数字存疑。
Deeseek一天能写四万首诗?!
一天便能写乾隆穷极一生才能达到的数量?!
那一个月呢?
一年呢?
各朝古人已经算不出来了。
只感觉这个数据很是荒诞。
......
天幕继续播放。
李白召集了许多诗人,商议着对策。
“你们糊涂啊,比效率咱们的脑细胞怎敌它显卡GPU?”
想到这里,李白眼前一亮。
“当然得跟它比质量啊!”
......
各朝诗人都很是同意。
Deeseek做出来的诗,必定都是凑字数,毫无内容之作。
比质量,必定是他们这个古人胜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