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为何皇上偏袒奸臣,打压忠臣?(2 / 2)
......
各朝古人有理由相信,这位老者必定是皇帝的人。
不然老者怎会知道皇帝在布局,且还能顺利将此消息透露出去。
皇帝要布局,需要人手。
此人才华横溢,且没有什么背景。
皇帝势必会借机拉入自已阵营。
如今的问题就是,此人能否听进去老者的话。
还有什么时候,才是合适的时机呢?
......
【次日上朝,你发现自已看待朝堂的目光已然不同。】
【宰相李元贞口若悬河,讲述该如何增加税收。】
【皇帝连连点头,赞赏有加。】
【但你仔细观察,皇帝眼中闪过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厌恶。】
【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又提出了减轻百姓负担的建议。】
【皇帝虽然当面斥责,但在事后却悄悄实施了。】
......
曾国藩看着此人一点拨就通透,有些感叹。
此人,很是幸运。
初入官场,便能受人点拨,看清朝堂局势。
这般境遇,与自已当年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
他早年的科举之路无比坎坷,考了七次才中秀才。
还有那么一次,因文章文理欠通,被悬牌批责。
这是何等的屈辱!
后来会试时,又连续两次落榜,第三次也未中意。
眼看着年近三十,仕途依旧是毫无起色。
待到好不容易入仕,他也不懂那些官场规则。
又因性格刚直,直言不讳,得罪了众多官员。
官官相护的潜规则,被他戳破。
如此一来,在京师,他便成了权贵们唾骂的对象。
同僚们也在背后对他百般诋毁、肆意排挤、疯狂打压。
甚至在赣省支援作战时,当地官员还联合起来给他使绊子。
还好,他并未一蹶不振,更是在政治斗争中逐渐站稳脚跟。
如今,他已成为朝中重臣。
而当他回望来时路时,心中依旧是感慨万千,不胜唏嘘。
......
【一个月后,你被调任户部员外郎,直接在李元贞手下工作。】
【这是提拔,还是试探,你一时之间也捉摸不透。】
【不过那李元贞对你格外亲切,将部分税收检查工作交给你负责。】
【某天,李元贞手指敲击着用沉香木制成的案几,意味深长的对你说,年轻人,做官要学会变通啊!】
【同时他从抽屉中取出一本账簿,翻到某页后,递给你看。】
【他又接着说,看看这条目,苏州织造上报朝廷的税银是七万两,可实际征收的却是九万两。】
【这“火耗银”是惯例,多出的部分银子,自古就是由主管官员调配。】
【他意味深长的看着你,又取出一份空白文书。】
【接着说道,我已安排将松江县今年的税银差额,记在你名下。】
【每季约有五百两,一年便是两千两。】
【这份文书,你只需画个押,便可开始享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