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5章 四大中郎将(1 / 2)
东宫外。
杜荷看到长孙无忌黑着一张脸,他的嘴角微微勾起一抹弧度。
想了一下,杜荷凑上前拱手道。
“赵国公,您现在有没有空?”
“我们聊聊4个行军总管的人选如何?”
他们统帅2万骑兵,共设4个行军总管,每个行军总管统御5000骑兵。
长孙无忌看着杜荷这张贱兮兮的脸,他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
自大唐立国以来,还从未出现尚书左仆射给工部尚书当副官的先例,没想到他竟然成了首个案例。
沉默数息。
长孙无忌强扯一抹微笑说道:“韩国公,你是行军大总管,由你自行决定就好。”
“老夫此行只是充当幕僚,不会过问统兵作战事宜。”
他心里很清楚,杜荷把他带离长安,只是为了提防他对太子不利。
至于这支大军的统率权,杜荷怎么可能会分权给他?
长孙无忌已经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他此行都不需要动脑,跟着去契丹、奚族、霫族和靺鞨四国溜达一圈即可。
其余官吏听到长孙无忌的话,他们的表情也十分精彩。
对付长孙无忌这种老阴人,就得杜荷这种不讲武德的年轻人。
杜荷微笑着说道:“既然赵国公政务繁忙,那下官就先回去选定合适的人员。”
说着他朝长孙无忌微微拱手,随后大步往工部走去。
...
杜荷回到工部并没有着急想4个行军总管的人选,而是等任命书下来后,再把薛仁贵叫过来商议。
当前他熟悉的大将军、将军和中郎将,都被派去其他地方战斗。
而后续的统兵作战,也是薛仁贵率部完成。
所以这4个行军总管让薛仁贵来定,会更好一些。
一个时辰后。
内侍省的官吏来到工部,并将虎符和行军大总管的任命书,交到杜荷的手上。
没过多久,穿着一身银色战甲的薛仁贵,也来到了工部。
“韩国公,行军副大总管薛仁贵,前来报到!”
看到薛仁贵一副兴致勃勃的表情,杜荷便知道他这头猛虎,早就想征战疆场。
杜荷微笑着说道:“仁贵,现在还差4名行军总管的人选,你这边可有合适的人员推荐?”
接着杜荷把已经被任命出战的将领,跟薛仁贵说了一遍。
薛仁贵皱着眉头思索片刻,随后朝杜荷抱拳道。
“韩国公,末将认为右领军中郎程务挺、右武卫中郎将薛万备、左卫翊将中郎将李德謇、左领军中郎将罗通,他们能够胜任行军总管一职!”
接着薛仁贵把这四人的背景,简单和杜荷介绍了一遍。
程务挺是营州都督程名振的嫡长子,胆识过人,作战勇武。
薛万备是右卫大将军薛万彻的四弟,杜荷先前在高句丽战场已经见过他,是一个有作战经验的老将。
李德謇是卫国公李靖的嫡长子,颇有谋略,是一名儒将。
罗通是郯国公罗士信的嫡长子,一手枪术使的出神入化,是一名头脑简单的超级猛将。
看到薛仁贵举荐的这四人,杜荷点头说道。
“仁贵,这4人不错!”
说着杜荷当即写了一封手谕,并且盖上虎符印章和工部尚书的印章。
杜荷把手谕递给薛仁贵,并朝他说道。
“仁贵,你拿本官的手谕到兵部,让他们把这四名中郎将调过来!”
“等这四人到齐后,你带他们去统领代州、云州、朔州、...、定州等10州府兵,共计2万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