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上官明月的心思(1 / 2)
当上官明月表明她是公孙易的未婚妻之时,屋内众人皆惊愕不已。而最为惊诧者,当属庄小兰,她实难置信,眼前这位貌若天仙的道姑,竟是公孙易的未婚妻。
在震惊之余,她心中又泛起丝丝酸楚,未曾料到,在自己与郡主离开的这一年间,公子竟已与她人定了亲。
原以为自己对他情深似海,还不远千里来此寻他,岂料他竟背着自己与别的女子有了瓜葛,着实令人心寒。无怪乎适才,他似有欲遁走之态,原来是自己错付了真心。
庄小兰本欲向公孙易问个明白,让他给自己一个说法。可转念一想,此事颇有蹊跷。那名为上官明月的女子,虽容貌姣好,却身着道袍,显然是出家的道姑。既已遁入道门,理应一心向道,不可能与公子定亲,而且还在白云观中。这种谎话漏洞百出,实在是荒谬至极,其中定有诈情。
念及此处,庄小兰不禁冷哼一声,言道:
“上官明月,你说我与公子在一起有失体统。那我倒要问,你既已出家入道,就应潜心修道,莫管他人闲事,更不可妄言诓人。你还妄称与公子定亲,此等言语,你怎说得出口!”
此时的上官明月,已无暇顾及平素的端庄,多日来的情感在这一刻如决堤之水般喷涌而出。只因她心中已然明了,就在适才,目睹庄小兰与公子相拥的一刹那,她的心终于明白,公孙易属于自己,绝不能让他人夺去,她定要与公孙易相守!
上官明月回想起与公孙易相处的这些日子,无论是练剑还得听他讲各种故事,那种快乐是别人给不了的,或许在一起时并不在意,可得知公孙易即将要和别人离开,她的心一下子慌了。上官明月深知,此刻若再不将心事讲出口,待公孙易与眼前这女子离去,或许便再无归期,将会成为自己此生最大的遗憾!她绝不允许这种事情发生。于是,终于鼓足勇气说出方才那番话。
上官明月一字一句地说道:
“我与他有婚约在身,这是双方父母做主,还交换了庚帖,有定情信物为证。虽然我现在身在道观,但迟早是要下山与他完婚的。你若不信,可以去问他。”
说着,抬手指向了公子易。
庄小兰的面色忽地一沉,眼神仿若冷电,牢牢地钉在公孙易身上。须臾之间,公孙易成为了屋内众人瞩目的焦点,连那老道士和秦安也都齐刷刷的看了过来。
在众人如此凝视之下,公孙易心中不禁有些慌乱。平心而论,他对上官明月怀有特殊的情感,这并非仅仅源于她的美貌,更为重要的是,她是唯一知晓自己隐秘之人,与她相处,公孙易能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释然与自在。尽管二人的关系尚未有更进一步的发展,但上官明月此刻将那本不属于他们的婚约公诸于众,无疑表明了她的心意,否则,这般言语断难出口。
事已至此,作为一个男人,公孙易岂能退缩?更何况他也的确喜欢上官明月。他缓缓走到两人跟前,面对庄小兰沉声道:
“她说的不假,我与她的确有婚约,然此乃双方长辈所定之娃娃亲。然,一年前我遭逢变故,往昔记忆尽失,故而对此定亲之事,我全然不知。乃至我上山之前,连她的名字都未曾听闻。上官明月亦是迫于无奈,才来此白云观做了道姑。机缘巧合,使我们在此相遇,此皆为命运之安排。事情大致便是如此。”
庄小兰满脸怒意,死死地盯着公孙易和上官明月,半晌说不出话来。她一时竟不知该如何是好,是该指责公孙易见异思迁,还是该斥责上官明月不守道规?似乎都难以站住脚,毕竟这婚约是双方父母所定,而且公孙易失忆的事她也知晓。就在她纠结要不要埋怨二人时,对面的上官明月却率先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