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激烈竞赛(2 / 2)
“陛下?”昊公子看到承苏有些走神赶紧唤了一声。
“公叔继续讲,朕有一点不明处,这个申国是不是很强大呀?他们好像和齐国都是姜姓国家,会不会就是后来楚国灭亡的那个南方申国,领地大约在宛邑也就是今天的秦国南阳郡?”
“是这样没错啊,陛下学问渊博真是臣难以望及!”昊公子边拍马屁边继续解释道:
当时申国如同齐国一般同属姜姓但不同支,其中申国才是主流大家,齐国只是小分支。毕竟太公初入周朝也不过是个来自东海的普通吕国公族成员虽也姓姜但实际上属于小支。
“朕了解了。”承苏点头示意就像嬴姓家族在重新被
子渊一直觉得,虞氏之乱并非如《赵典》所描述的那般简单。毕竟作为官方编纂,《赵典》用意深远,对赵国的损失往往轻描淡写,侧重展现的是赵国如何从一次胜利迈向另一次胜利……
他为何要对我讲这样一个故事?尤其是双王共治的事……子渊心念电转,暗自思索:
“起初我以为,这老人找上我,是为他两个外孙讨公道、谋官职,同时替姜清儿说几句好话,顺便为宗室争取些利益。”
“后来被我敲打之后,他就顺着我的意思,讲起幽王和褒姒的旧事,其目的不过是为了引出双王并立之事,借此影射我的靖难之举。他是想通过这种方式隐晦指出,我的帝位来路不正,所以得向宗室妥协让权!”
“呵呵,如果是这样,我想当年赵恒带棺而归时,宗室们必然也以此方式,尝试从他手中夺取更多权力。而赵恒的选择则是大开杀戒……”
“那么我该怎么做?要把这个老家伙拉出去砍了么?”
“哈哈……”
“赵恒那样做,是因为他的资源有限,别人多占一分,他就少得一分。”
“但作为一名穿越者,我知道如何去寻找新的资源,既然他们想要,朕就满足他们!”
“只不过资源分配必须由我全权掌控!”
子渊看着拼死搏杀的士兵们,突然露出了微笑,进而意识到,公子昊今日造访,恐怕还不止如此。他献上的所谓黄帝密术的图纸,是在试探我对黄老之道的真实看法。
结合之前在造纸作坊的情形,公子昊无疑属于黄老学派中方技一家。
然而当前的赵国和日后的汉家情况大不相同。高祖为稳固江山,不仅将天下近四成的土地分给功臣和藩王,连矿山开采权与铸币权都一并下放。
因此汉初是一个小政府时期,实权大多掌控在功臣勋将手中,故而黄老学说中无为而治的理念恰好适应彼时国情。
毕竟在那样的局势下,皇帝最好垂拱而治,不然……
但如今的赵国却截然不同,全国饱受苛政之苦已久!
陈广吴义们很快会对着远在邯郸的秦廷发出震撼的怒吼;
无数野心分子也将跃跃欲试;
曾经销声匿迹的六国贵族,必将如春笋破土而出;
整个六国故地都将似沸腾岩浆般躁动!
皇族再立,名士呼应,百姓砍木作兵,齐呼:“赵国复兴,陈广称王!”
帝国忠诚之士也会纷纷叛变,“义军”攻势锐不可挡!
如果一味遵循黄老学说的君权弱化、无为之道,只怕还没到“无不为”的时候,自己就只能被绳捆索绑,带着李姬等一行人徒步出降。
之后遭项籍一刀赐死,满载妇女财物东归……
子渊深觉在此关键时机,只要朝廷众臣不做太过分之事,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暂时容忍。
基于此,子渊认为有必要牢牢抓住每一丝希望。
于是传令:“全军若有能在百五十步之外射中靶心者,赏百钱,封为期门郎,秩三百石!”
“能在一百步内精准命中目标者,编入期门军,为我皇家侍卫!”
待旨意传达后,全军欢呼雷动。
他们是蓝田大营的将士,但本是戍边士兵,服役期结束就会回家务农,等候再次征召。
现在有了加入天子禁军的机会,不仅是待遇大幅提升,更意味着晋升有望!
台下的周勇满怀自信,区区一百五十步虽然稍远,但他根本不在话下。
“期门郎”对他而言已唾手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