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4(2 / 2)
“侦测对象主要分为普通人、业余运动员和职业运动员这三个级别,侦测器将根据实际情况评判到底是属于哪个级别,其中曾经的职业运动员,退役后仍然会被判定为职业运动员。你的这个学员经过一个多月的训练后,已经能够达到业余运动员的水平了,所以他被侦测器认定为业余运动员。”系统开口说道。
“陈海洋最近进步的很快,他的成绩也一直是名列前茅的,以他现在的水平,应该能够勉强达到业余运动员的水平了。不过这个7点的专业能力,也太低了吧距离100还有很大的距离呢。”李戴开口问道。
“即便是有100的专业能力,也只是职业运动员的底层。专业能力是以千分制计算的,以百米短跑为例,那些能够打破世界纪录的选手,专业能力都在800以上。”系统接着说道。
“千分制那这可怜的7点专业能力值岂不是个渣渣”李戴接着问。
“当然是个渣渣,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和普通人比起来是跑的很快,但和真正的职业运动员比较,不是渣渣是什么”系统开口说道。
“那这个专业天赋是什么意思”李戴接着问道。
“这个专业天赋指的是他在短跑100米项目上的天赋,而不是他在所有体育运动上的天赋。要知道一个人在不同的体育项目上是有着不同的天赋的,比如有些人擅长打篮球,有些人擅长踢足球,所以专业天赋也是分开判定的。”系统开口解释道。
“那天赋有几个级别abcd么”李戴接着问。
“专业天赋从高到低分为s级、a级、b级、c级和d级五个大的级别,每一个级别有分成三个小级别,就比如c级天赋,会详细的分为c,c和c。”系统解释道。
“一共有五个大级别,也就是十五个小级别,那c只能排在第十,也算不上是什么很高的天赋啊。”李戴有些失望的说道。
“其实c已经算是比较不错的天赋了。天赋就像是个金字塔,天赋越高人越少,绝大多数人的身体天赋都只是在d级别而已,能够在某个项目上有c级天赋的人,就有能力在这个项目上成为职业运动员了;如果有b级天赋的话,刻苦训练的话有机会在这个项目上拿到全国冠军;如果有a级天赋的话,很有机会成为某个项目的世界冠军;如果是s级天赋的话,将有可能打破某一项运动的世界纪录;至于最高的s天赋,意味着这名运动员将有机会统治一个时代”系统开口解释道。
“s级天赋是统治一个时代的运动员么”李戴的脑海中不由自主的闪现过一个个伟大运动员的名字,他们肯定有着s的天赋。随后他又想起了陈海洋的c天赋,不由得开口问道:“照你这么说,c级天赋的人就有能力成为职业运动员,那c的天赋,是不是代表着在职业运动员中,也会是优秀的”
“你可以这样理解,c的天赋,虽然未必能拿到全国级的冠军,但只要是肯认真训练,不要浪费了自己的天赋,想要出一些成绩,还是不困难的。”系统开口解释道。
“照这么说,这个陈海洋还算是个好苗子,一个好苗子可不能浪费在我的手里,对他的训练,我要加把劲了”李戴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陈海洋。
紧接着,他又对其他的几个学员进行了侦测,结果正如系统告知的那样,绝大多数学院的天赋都是d级的,除了陈海洋之外,达到c级天赋的只有一个叫徐庆亮的学生,他在短跑100米项目上的天赋是c,虽然不如陈海洋,但也比其他人强的多。
“想不到,我这里竟然有两个学员,有机会成为职业运动员”李戴突然觉得,区区一个国家二级运动员或许已经无法满足他了,他希望自己的弟子可以向着更高峰攀登。
转眼间就到了八月底,学生们要开学了,培训班也即将结束。
也就在这个时候,有关于国家级运动员测试的通知也在体育局网站上公示出来。
国家级运动员的测试一般都是由省级行政单位主办的,举办地也会设在省会城市。而自去年起,为了减少考生考试的负担,省里规定条件允许的地级市允许在本地举办国家级运动员的测试,但是负责测试的工作人员,仍然由省里派驻。简单地说就是省里出人,市里出设备和场地。
渔州市体育场刚刚建成三年,设施算是很新,也足够的现代化,举行国家级运动员的测试绰绰有余,所以今年渔州市的国家级运动员测试,将会在本市进行。这对于考生来说显然是个好消息,市区的考生打个车就能够抵达考场,各县区的考生也能够做到当天来回,避免了找宾馆住宿,将可以节省一大笔钱。
测试时间一确定,对于全部的考生来说,都进入到了冲刺的阶段,时间显得紧迫起来,李戴也带领着8名学员,开始了最后的冲刺训练。
第二十八章自主招生名额
问的比较多,过关还是说明一下吧,一部作品的免费期间叫公众期,成名作者在公众期的更新字数都会限制一下,这算是行业规则吧。过关这边有存稿,不过只能等到上架后再爆发了。追过全能运动员的读者应该都知道,过关的更新还是挺给力的,一天十几二十章都是有的,所以各位兄弟姐们不用着急,现在一本小说写两三年很正常,咱们也日方长嘛。
以下正文:
体校,校长办公室,吕校长的表情显得有些严肃。
这是吕校长来到体校的第二个年头,作为一个空降来的新校长,吕校长一开始的日子并没有那么的惬意,这两年里,他一直都在熟悉阶段,同时培养自己的班底,算是全面的掌控了整个体校。
很多人觉得体校没有升学压力,所以工作应该会比较的轻松,然而过去一年多的工作,却让吕校长清晰的认识到,在体校当校长并没有外界想象中的那么容易。
曾经的体校是一个非常高大上的存在,体校虽然只是中专,但一直到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体校毕业的学生还是包分配工作的,在那个时代,中专是远比高中更令人向往,像是中专类师范、中专类卫校,都得是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才能考进去的,毕业后也都是分配工作,而体校生更是优中选优。在那个蛋白质供应不足的年代,很多人还处于吃饱的阶段,就别谈什么营养了,这种情况下,能够上体校的,真的是一些身体天赋卓绝的人。
后来体校这种中专院校开始不包分配了,但依旧是热门的选择,体校的学生有伙食补助,对于贫困地区的人来说,有学上还能管饭,真的是一件求之不得的好事情。更何况在二十年前,高校还没有扩招,大学生是凤毛麟角,一般人要是拿到个中专文凭,也能找到个像样的工作。
可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体校的生存也变得艰难起来。社会上很多本科生、硕士生都找不到工作,体校的一个中专生,大概只能搬搬砖卖卖苦力了。家长们都希望孩子能够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没有人希望孩子成为苦工,自然是尽可能的让孩子获得更高的学历。而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没有人会为了一日三餐的伙食补助去上体校,搭上自己的前程。
同时体校作为中专院校的缺点也在显现出来,中专不是高中,中专的毕业生不能参加高考的录取,只能通过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方式获得文凭,而这种文凭的含金量仅限于国家承认而已,在这个大学生多如狗的年代,对找工作基本上没有什么帮助。
正因如此,报名体校的人越来越少,生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