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教练万岁 > 分节阅读 46

分节阅读 46(1 / 2)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就要到了,林飞翔希望他再多留一个月。”丁继海开口说。

“哦,这个教练叫什么多大年纪,水平怎么样”赵树人马上问道。

“他叫李戴,汉北省体工队的,年纪不大,也就是二十三四岁吧。至于水平如何嘛,这个年纪的教练,也谈不上什么高水平吧”丁继海随口说道。

一听李戴只有二十三四岁,赵树人也失去了兴趣,他开口说:“这个李戴比林飞翔小不了多少,我猜他们两人应该是有比较多的共同语言吧。反正是个借调来的,多用一个月就多用一个月吧回头给汉北体育局那边打声招呼就是了。”

就在此时,会议室的大门被推开了,办公室的那位张主任神色慌张的走了进来。

“赵教练,有件事情,我得跟您汇报一下。”张主任有些焦急的说。

“别急,坐下来慢慢说。”赵树人指了指空闲的椅子。

张主任坐下后,翻开了手中的材料,开口谁都:“我们收到消息,刚刚结束的世界田径大奖赛捷克站的比赛,古巴田径名将大卫伯斯,获得了男子110米栏的冠军,而且以12秒87的成绩,打破了林飞翔创造的12秒88世界纪录”

“啊”会议室内顿时响起了一片惊呼声,显然是没有人希望听到这个消息。

“大卫伯斯,12秒87,比你的世界纪录快了001秒。而且大卫伯斯也会参加下个月的卡塔尔抢钱赛。”李戴接着问道:“我记得曾经有媒体说,大卫伯斯是你的宿命之敌,现在你们又要相遇了,有没有觉得很有压力”

“是压力,也是动力”林飞翔表情平静,看不出内心的波澜,随后他用一种回忆的口吻说:“我拿到奥运会金牌的那一年,第一次听到大卫伯斯的名字,他在那年得到了世青赛的亚军。而两年后,我才第一次见到他,那时候他刚刚20岁,我记得是在巴黎的一次大奖赛上,当时我没有太在意他,然而他却给了我一个大大的下马威,从我手里夺走了那场比赛的冠军。”

“奥运会两年后,那正是你打破世界纪录的那一年吧”李戴开口问。

“对,就是那一年,我打破世界纪录的那一场比赛,大卫伯斯得到了第四名,后来的田径世锦赛和田径世界杯,大卫伯斯也都拿到了铜牌。再后来我受伤了,他也成了世界排名第一的110米栏运动员。”林飞翔说着,有些惆怅的长叹一口气:“真想不到,这才两年多没见,大卫伯斯已经打破了我的世界纪录。”

“是啊,我也觉得有些太突然了。”李戴开口说。

“这两年,我浪费了太多的时间了。两年前,大卫伯斯一直在追逐我的脚步,而现在,轮到我追逐他的脚步了”林飞翔目光望向远方,显得有些漫不经心。随后他转过头来望着李戴,接着道:“我向队里提了个要求,让你再多留一个月,队里也批准了。抱歉,没有提前问过你的意见。”

“我无所谓。”李戴耸了耸肩:“我来北口训练基地是按照出差计算的,多待一天还能多赚好几百的差旅补助呢。倒是你,距离卡塔尔抢钱赛还有一个月的时间了,这对你来说很紧迫。”

“时间的确很紧”林飞翔一脸的认真:“而且我还想拿冠军我不想输给大卫伯斯”

“你想拿冠军”李戴没想到,林飞翔的野心竟然如此之大,如果不是林飞翔那一脸认真的表情,李戴甚至会以为,他在开玩笑。

“我记得你曾经说过,我是一个运动员,我属于赛场。既然上了赛场,那我的目标就只有一个,那就是冠军”林飞翔坚定的说。

“可是你现在还没有恢复到巅峰状态。虽然这话你可能不愿意听,但我还是要说,以实力而言,现在的你不如大卫伯斯。”李戴毫不留情面的说。

对于林飞翔的实力如何,李戴是再了解不过的了,林飞翔现在的能力值还不到800,加上爆发力光环后,才可以和董腾相抗衡。而大卫伯斯能够打破世界110米栏的纪录,个人能力值保守估计也得在920以上,林飞翔和大卫伯斯之间有着150的能力差距,这不是一个爆发力光环可以弥补的。

听了李戴的话,林飞翔虽然心中有些不爽,但仍然点了点头:“现在的我的确比不过大卫伯斯,所以我需要强度更大的训练我已经浪费了两年多,我不能继续的浪费时间了。”

第九十二章超高强度训练

教育训练理论认为:人的某种素质或能力的提升,只有在需要这种素质或能力到达极限的相应环境和条件下才能训练出来。在此之前,李戴只是将这当做教科书中的一段论述,而亲身参与到林飞翔的训练中以后,终于知道了这句话的含义。

李戴现在回想起来,之前在体育大学当助理教练的时候,那种训练强度简直就像是幼儿园过家家一般,而省举重队的训练强度和国家队比起来,差的也不是一丁半点。来到国家队后,李戴曾经一度为国家队的训练强度而吃惊。

林飞翔口中“强度更大的训练”,已然让李戴感觉到了震撼,这种训练强度,已经超乎了李戴的想象,李戴甚至产生一种怀疑,林飞翔身上也带着个外挂系统,所以才能够承受的了这种强度的训练。

这是真正的达到了身体极限的训练,不仅仅是对运动员身体的折磨,更是对运动员意志力的一种考验。

望着林飞翔一次次的累倒在地,虚脱般大口的喘息着,然后又从地上爬起来,再次投入到训练当中,李戴相信,换做是其他运动员的话,肯定不会有林飞翔的这种坚持和毅力,说不定早就放弃了。

“果然啊,任何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林飞翔当年能够打破世界纪录,靠的也不仅仅是天赋,他的努力,他的意志力,以及他经受住的这种训练,都不是常人能够忍受的了的。”李戴望着林飞翔,心中不由得感叹起来。

此时的林飞翔已经不再是单枪匹马的训练,他已经找回了状态,国家队当然会为他提供最好的训练资源。丁继海教练重新回到林飞翔身边成为他的主教练,同时还来了一名训练教练和两名陪练。

竞速运动中的陪练是比较辛苦的,因为在训练中经常要使用“比赛法”,所谓的比赛法训练,就是像正式比赛一样,陪练和运动员一起起跑,跑完全程,一直到冲过终点,这么做是为了营造对比,让运动员对自己的速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如果只有一个人跑的话,很容易产生所谓的“速度障碍”,运动员自己都不知道跑的是快还是慢,自然也就谈不上提升。

比赛法训练中,陪练的速度最好要比运动员快一些,这样可以让运动员产生一种努力向前追赶的感觉,从而提升速度,提高训练效果。但陪练的实力肯定是不如运动员的,要是陪练跑的比运动员还要快,也不至于去当陪练,干脆直接当运动员算了。

像是100米或者200米的短跑,在训练的时候,陪练员会领先运动员一定的距离开始起跑,而110米栏就不用这么复杂,陪练员可以和运动员一起起跑,但并不需要跨全部的10个栏。一般的陪练员只跨前三个栏,后面直接平地冲刺,这样一来速度就会比运动员快一些。

林飞翔的训练量变大,这也苦了那两名陪练,两个人轮番上阵,每人还不到林飞翔一半的训练量,也已经累的死去活来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