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本网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重生 >教练万岁 > 分节阅读 87

分节阅读 87(2 / 2)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

作为一个运动员,必然会希望自己的实力越来越强,清华大学的学子更是人中龙凤,从小到大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每一个人都有着强烈的上进心,天生就不会安于现状,他们总是不断的追求着更好的成绩,想要超越自我。

随着训练的进行,运动员们也感受到了自己水平的提高。李戴帮助他们改善了技术上的缺陷,这本来就有助于提升成绩,同时,一流教练的训练效果,也可以让训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就比如同样做一百次蛙跳训练,拥有教练系统的加成,运动员可以获得的爆发力提升肯定会更高一些,当然这种提升在当时是看不出来效果的,练一百次蛙跳也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提升。但积少成多后,所获得的水平升高就能够明显的展现出来。

成绩的提升,又让运动员们对李戴更加信任,他们会更加严格的执行李戴的训练计划,训练也会更加的努力,这反过来也更加带动了成绩的提升,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李戴对于这群弟子也非常的满意,他们的天赋很好,不逊于国家队的运动员;他们也很聪明,理解能力很强,很多时候李戴并不用讲解的很透彻,他们就能够明白李戴的意思;他们不仅仅有着很高的智商,更有着很高的情商,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情。

虽然一个人要负责短跑队八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但李戴却觉得很省心,队伍好带的很。

而唯一让李戴感觉到有些头痛的就是那个a级天赋的杨思杰。

训练场上,李戴正站在杨思杰面前。

李戴:“摆腿的时候还要再快一些”

杨思杰:“哦。”

李戴:“重心的起伏不要那么的大”

杨思杰:“哦。”

李戴:“放松,肌肉不要绷的那么紧,技术动作做的太刻意了,你要学着自然一些。”

杨思杰:“哦。”

无论李戴说什么,杨思杰都马上答应下来,然后去执行。

但是杨思杰的训练效果却让李戴非常的失望。李戴能够明显的感觉到,杨思杰的训练是有问题的,但是哪里出现了问题,李戴却又说不清楚。李戴观察杨思杰的训练,总是觉得好像缺少了点什么。

“到底少了些什么呢”李戴皱着眉头思考了片刻,他看了看其他几名运动员,又看了看杨思杰,终于意识到了答案。

“激情,缺少的就是激情杨思杰的训练毫无激情,仿佛在训练的并不是他本人,看他的训练,更像是一个机器人在完成特定的程序动作”

体育运动怎么能够缺少激情作为一个运动员,怎么能够没有激情

然而杨思杰的训练真的是毫无激情。站在训练场上的杨思杰仿佛是一具行尸走肉,无喜无悲,感觉不到任何的情绪变化,只是在机械的完成着一项项训练科目。

“偷懒么不是。应付么也不是。”李戴默默的摇着头,杨思杰的确是在消极训练,但又和普通的消极训练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

之前在北口基地的时候,林飞翔也曾经消极训练,那时候的林飞翔的训练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明摆了告诉所有人,他就是没有在训练;杨思杰显然不是这种情况。

后来到了铅球组的时候,陈健康等人也曾经消极训练,而他们采用的则是偷懒的方式。杨思杰也不是这种情况。

杨思杰没有偷懒,也没有应付,他不迟到不早退,按照李戴的要求,逐项完成了训练,然而整个训练过程中,杨思杰却是一副神游天外的样子,他完全没有真正的投入到训练当中,仿佛正在进行训练的不是自己。

“这是心态的问题。”李戴瞬间就给出了判断。

“杨思杰有着在短跑上的天赋是a,即便是国家队中,我也没有遇到天赋a的短跑运动员,所以他在同龄人中肯定是最出类拔萃的存在,不可能像陈健康他们那样,因为长时间没有出成绩,而失去了信心。”

“杨思杰今年才19岁,他目前的训练还只能算是准职业级的,他也不可能像林飞翔那样,遭遇到严重的伤病,因为长期受到伤病的折磨,从而放弃自我。”

李戴插着腰,心中有些无奈。他知道,杨思杰这种情况,比那些偷懒或者应付训练的人,更加麻烦。

第一章送到,求下月票,求下推荐票,感谢泰式张老头、骑蚂蚁压大象、唐哥唐弟、你们看我会飞、风雨1560、137大同、夜若随风、皈依婷姑娘、guodang、yanhaoxiang、多多彩泥、海岚朱、单身狗莉莉、老郭003、恕瑞玛的君主、一生只爱你一人、隐人成魔、牧者天下12打赏

第一七零章不想当运动员

训练间隙,运动员都聚集在一起,喝水聊天。

唯有杨思杰,他安静的坐在一旁,自己捧着手里的大水杯,不和任何人交谈,甚至连眼神上的交流都没有。

“他真的很内向啊和队友之间都不说话的。”李戴一直在默默的观察。

对于运动员来说,性格内向一些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运动员又不是记者和主持人,不需要外向的性格作为自己职业的辅助。运动员将成绩提升上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但是这个杨思杰,好像内向的有些过头了,竟然和队友完全无话可说。

李戴又继续观察,他发现其他的几位运动员,也不会主动的去找杨思杰攀谈,他们好像已经习惯了,直接无视杨思杰存在。

训练结束后,运动员们三五成群的离开,而杨思杰依旧是“独行侠”,他走在所有人的最后面,全程无交流。

“这孩子该不是有自闭症吧”李戴默默的念叨着。

短跑虽然是个人项目,不需要队友之间的默契和配合,但是在国内的体制当中,田径运动员都是在一个集体里的。最高级别的有国家队,次一级的有省队,然后有市队,乃至校队,一级级的训练队,就是一个个小集体。运动员只要是还没有退役,就不可能脱离这个集体。

而杨思杰就像是一个脱离了集体的“另类”,他不和别人说话,别人也不和他说话。

李戴回想起来,他在杨思杰口中听到最多的一个字,那就是“哦”。无论李戴说什么,杨思杰都是用这个字答应下来。

“孤立”李戴的脑海中突然冒出了这个词语,他觉得用这个词语来形容杨思杰,是再准确不过的了。

李戴突然有些好奇,这个杨思杰到底有过怎样的成长经历,才会变成这种样子。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