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0(2 / 2)
转眼间的功夫,已经有六十多位参赛选手完成了比赛。
赛道上出现的选手越来越多,选手之间的间距越来越近,大有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
第六十九名,李戴终于等到了警察队的第五位选手。
“来了我们队的人先来了第六十九名,可以获得432的积分。”李戴迅速的计算出了结果。
“接下来的九位选手当中如果没有鼎天集团的人,那团体冠军就是我们的了”李戴想到这里,偷偷的瞄了一眼不远处的刘宝刚。
刘宝刚此时的心情非常复杂,在不久之前,鼎天集团的第四位选手率先抵达时,刘宝刚甚至觉得已经稳操胜券,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久等的第五位选手迟迟未到,反倒是警察队伍连续来了三个人。
“还有机会,下面的九位选手,只要有一个是我队的,我们依旧是冠军。拿到第七十八名以前,就可以了。”刘宝刚给自己打气。
想到这里,刘宝刚抬起头来,望向远方,却又看到了一个蓝色的运动服。
“又是警察队的么他们的第六位选手都回来了”刘宝刚心中顿时一紧,虽然第六位选手已经不计算团体成绩了,他心中升起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第七十一名,依旧是警察队的参赛选手。
紧接着第七十五名、第七十八名,也都是警察队的。
“完了大势已去”此时的刘宝刚已经知道,鼎天集团输了
鼎天集团第五名选手是第八十五名,最终他们也仅仅输给警察队5分而已,从积分上看,这点差距微乎其微,但是刘宝刚却知道。自己是彻彻底底的输了。
第六十九名到的八十五名之间,有六名选手都是警察队的成员,而鼎天集团的参赛选手则集中在八十五名到一百名之间。
刘宝刚知道,这就是双方差距之所在。虽然团体赛只看前五名的成绩,而这方面鼎天集团好像并不比警察参赛队弱。但是其他参赛选手,鼎天集团明显是比警察参赛队弱了一个档次。
“在175公里的补给站时,我们基本上处于相同水平上的,现在出现的这种差距,主要是在最后的三公里的冲刺阶段所造成的。”刘宝刚马上找到了原因。
输比赛并不可怕,关键是要知道自己输在了什么地方,而国家队的教练,全都是很善于总结的一批人,所以在第一时间,刘宝刚就找到了失败的原因。
“本来以为小李只是个短跑教练,没想到他连马拉松也懂,扮猪吃老虎”刘宝刚暗骂一声,随后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小子有本事啊,怪不得薛力教练这么看重他”
另一边,李戴心中也在默默计算着耐力光环的效果。
“虽然是赢了,但却有些惊心动魄,如果不是有耐力光环的话,我说不定会输,我本以为优势非常巨大,但最终只是赢了一点点而已,耐力光环的效果,在这种超长距离的比赛中,好像并没有我想象当中的那么强。”
“赛前的战术安排和临场指挥也是一个方面,在赛前,我对参赛选手进行过侦测,我们双方的参赛选手的能力值可以说是不相伯仲。我有耐力光环,却只赢了一点点,这应该就是赛前的战术安排和临场的指挥上面所存在的差距。”
带队经验方面,李戴自认为远远比不上刘宝刚,赵宝刚的赛前战术安排,肯定要比李戴更加的优秀,而且比赛途中给予队员的战术指令,也必然比李戴更加的合理。
“我现在虽然是一流教练的中级阶段,有着这个加成,论训练效果,我在国家队中算是顶尖的,但其他方面,我还是有很大的欠缺的。特别带队比赛的经验,是我的弱项。
“之前我所从事的几个项目,无论是铅球、跳远还是短跑,基本上是谈不上什么战术的,所以我一直也没有注意这一点。现在看来,我要学习的东西还有很多。作为一个教练,总不能只会训练吧带队上赛场,是无法避免的事情,而这方面,我还要继续加强。”
通过一场半程马拉松的比赛,李戴找到了自己的缺点,而且这是教练系统所无法帮助到他的。
教练系统可以让他的训练效果成倍的增强,可以让运动员在某些方面获得提升,甚至可以帮助运动员恢复伤病,但是却无法给予李戴作为一个教练的经验,更无法让李戴掌握临场的战术指挥。
原本李戴觉得,自己这个一流教练的中级阶段非常牛逼,但此时的李戴突然发现,在教练这条道路上,他顶多算是刚刚走出新手村。
李戴半低着头,在总结自己的不足,他全然没有注意到,远处萧钰楠正盯着自己。
“那个国家队的年轻教练,有点意思啊之前刘宝刚说他是个短跑教练,没想到在马拉松比赛里,却战胜了专业的马拉松教练。”萧钰楠觉得,李戴身上的神秘光环又增加了一层。
“萧总监,咱们输了,接下来的宣传还继续按计划进行么”旁边有人开口问道。
“用b计划吧”萧钰楠有些无奈的说道。
一个光拿地就花了一百多亿的项目,宣传计划又怎么可能只有一套,鼎天地产早已经准备了好几套的备用方案,只不过几套备用方案的效果都不如第一套宣传方案。
更关键的是,这是萧钰楠回国以后负责的第一个项目,一开始就出师不利,的确让萧钰楠有些郁闷。
她有些责怪的瞪了一眼远处的李戴,喃喃自语道:“策划部辛苦了那么久弄出来的方案,全都被你给搅黄了这次算你欠我的。”
第一章送到,求下月票,感谢泰式张老头、多多彩泥、老郭003、wren、一个喜欢看书的男人、一生只爱你一人、yu彳亍打赏
第二二八章全运会来了
第二日,半程马拉松的赛果在国家队中迅速传开,谁都知道赵宝刚阴沟里翻了船,在马拉松项目上输给了李戴。
国家队的教练,互相之间还是知根知底的,刘宝刚的有几斤几两的水平,其他教练也都知道。
以能力而言,刘宝刚在国家队中绝对不弱,甚至属于中上的水平,他所擅长的不仅仅有马拉松的训练,还擅长长跑项目的训练。
如果说赵宝刚输给了另一位马拉松教练,甚至是输给了某一位长跑教练,大家哈能理解,毕竟人有失足马有失蹄,高水平的教练输一场比赛也是正常。
可刘宝刚输给了李戴,这就让很多人觉得难以理解了。李戴是短跑教练,虽然短跑和马拉松同属田径的大项,但两者之间没有半点的互通之处,可以说是隔行如隔山,差了十万八千里。
然终的胜利者却是李戴。
如果不懂行的人或许会觉得,是李戴运气好赢了一场,俗话说,就算是家里再穷,过年还不得吃顿饺子
可在国家队教练的眼中,李戴的这种胜利或许有运气因素在里面,但运气因素绝对不是主导,实力才是根本。
而且李戴还是在团体赛中获胜的,这需要五名参赛选手的积分,一个人赢是运气,五个人赢的话,显然降低了运气因素的成分,此时所有人都意识到,李戴是懂得马拉松训练的,甚至还有不少人觉得,李戴在马拉松项目上还有很多带队参赛的经验,否则不可能战胜刘宝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