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2(2 / 2)
陆家容不下我,那么我就另立门户,自己当家,到头来倒要看看谁怕谁”
对于他的如此强硬的态度,苏乐康举双手为他点赞。
天泽集团,以进出口贸易起家,大胆投资实业,逐渐成为粤海地区的商界新贵。
在科技革命的浪潮之下,又果断转型,逐渐建立起以科技、能源为核心的全新集团架构。
旗下的智能手机、人工智能产品、光伏产品等产业所产生的利润,已经超过进出口贸易,成为了天泽集团的重中之重。
“如何准确把握下一个科技革命的突破点,提前布局,将是决定天泽集团未来走向的关键。”
专门请过来的经济专家,和苏乐康如是说。
对此,苏乐康深感认同。
在全面认识天泽集团的架构、人事、产业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之外,方伯还和他普及了,陆蕴平以及天泽集团的一些人际关系。
在华夏,做事和做人是相辅相成的,能做事而不能做人,是绝对走不到这样的高度的。
陆蕴平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功,也是如此。
在天泽集团,他成功组建了一个非常高效的运营团队,能够帮助他很好地实现对集团的掌控,实时调整这艘巨轮前进的方向。
其中的诸多高管,都和他关系莫逆,也是苏乐康可以信任的人。
而对于大部分员工,集团有一套完整的成熟的运营制度,只需要不主动去破坏这个制度,就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而在集团之外,陆蕴平、苗诗云也是交游广阔,政界、商界都是有着诸多志同道合的知己好友,彼此有事,互相呼应,自然是事半功倍。
“自古官商不分家。”
对此,陆蕴平对苏乐康洵洵教诲。
“不是说要搞官商勾结,侵占国家的利益、人民的利益来谋取私利,这不是正道,今天赚钱了,以后总要还回去,甚至万劫不复;
而是说,要做生意,就离不开和政府打交道,任何一个政策的变动,都可能导致商界剧烈的波
哪怕只是提前知道一点点风声,能够提前布局,对于公司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凡事以正合,以奇胜,把公司管好、做好产品、做好服务,这是正道,和政府维持良好的关系,力所能及地回报社会,这也是正道。
只有走得正了,你才不会心里没底,才能够在任何风波中,保全自己。
而能够精准判断政策转变,把握商业风向甚至引领科技潮流,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这就是以奇胜。
苹果研究出ios系统,谷歌研究出来安卓系统,引领了智能手机的革命,所以,他们再次崛起成为科技龙头,而巨人诺基亚没有跟上,黯然倒下;
阿里根据实际情况,研究出来适合华夏的支付软件,引领了电子消费、手机支付的浪潮,依靠广阔的市场,一举跃居华夏之巅。
这是一个急剧变动的社会,也是一个科技变革的社会,每一个偶然的科技变革,都有可能造成一批企业的崛起,也导致一批企业的倒下。
我们要做的是,找准方向、踩准步点,想办法去做那个引领者,而不要做那个原地踏步的人。”
“我们要做有对社会发展的崇高责任感,有救世济民的远大抱负和忧患意识,追求达则兼善天下的商人。
这就要求我们遇事宠辱不惊、风轻云淡、诚信经营、追求合作而不是对抗,尽可能地拓宽自己的人脉,自强不息,勇于创新。
我们把这个称为儒商,既有儒者的道德和才智,又有商人的财富与成功。”
正文第四十四章方明川
“当然,这个连我也做不到,苛责你这么去做,也是不实际的,只是说,是我对你的一个希望而已。
只是,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各界人士,我们都要以平常的心态去交流,争取和大部分人合作,而不是对抗,当然要对抗的时候,也毫不手软。
我们的立身之本,是价值,公司的业绩,我们对社会的贡献,努力让自己成为不可或缺的一个。
有了这个核心价值,我们就不是任由宰割的牛羊,能够以一个偏中立的立场,尽可能去发展自己,而不被时局所左右。”
陆蕴平说的很多,这些话在外人面前是不可能说出来的,也是他这么多年一直坚持,并因此取得成功的经验之谈。
把这个教给苏乐康,可见他对于苏乐康的认可和期待。
他觉得苏乐康同样具备了这样的潜力和素质,甚至比自己还要来的优秀。
自己出身于陆家这个大家族,虽然说接受的精英教育,有着较高的素质。
但是,真正锻炼出自己为人处世、独到眼光的,还是叛出陆家后的那一段艰苦的打拼岁月。
而在苏乐康的身上,他已经看到了不输于任何家族子弟的冷静、睿智、独到的眼光还有宠辱不惊的气度。
加上从小吃苦,照顾妹妹养成的坚毅、能吃苦的性格,也是不可多得的特质。
不是说,必须要有这些东西,才能够取得成功,但是拥有这些东西之后,再遇到机会则一定会取得成功,并且能够维持住不断前进。
也因此,他将所有的理念都灌输给他,把自己多年来的所思所想所得,都坦诚以待。
希望能够帮助他,尽快地成为一个优秀的上位者。
而除了这些东西以外,苏乐康还要学会诸多交际的礼仪,学会几种舞蹈,还要有不俗的眼光和鉴赏力。
还要了解年轻人喜欢的各种游戏、玩乐的方式。
目的就在于,让他可以做到“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三教九流,都可以搭得上话。
尤其是年轻人之间,如果没有一定的共同话题,想要尽快地融入其中,是非常困难的。
对此苏乐康感觉到苦不堪言,每天脑子里面都被灌输一大堆的东西,头晕脑胀的。
苗诗云也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每天都挖空心思,安